抚仙湖 | 为国护湖 惠及子孙!

随便起一个被 2021-01-26 11:21:42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为国护湖 惠及子孙 ——抚仙湖保护与治理行稳致远 “抚仙湖畔是适合锻炼的好地方!”2020年8月30日上午9点,当到访澄江的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弗拉基米尔·诺罗夫与当地健康长跑团成员一起,奔跑在风景优美的云南抚仙湖时光栈道,呼吸着清新的湖边空气时,对抚仙湖赞不绝口。 沈建龙 摄 全国湖泊保护绩效考评第

为国护湖 惠及子孙

——抚仙湖保护与治理行稳致远

“抚仙湖畔是适合锻炼的好地方!”2020年8月30日上午9点,当到访澄江的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弗拉基米尔·诺罗夫与当地健康长跑团成员一起,奔跑在风景优美的云南抚仙湖时光栈道,呼吸着清新的湖边空气时,对抚仙湖赞不绝口。

沈建龙 摄

全国湖泊保护绩效考评排名前列

抚仙湖有何特别之处,值得诺罗夫先生称道?

抚仙湖是中国较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至今总体保持Ⅰ类水质,蓄水量206亿立方米,占国控重点湖泊Ⅰ类水的91.4%,被列入国家水资源战略储备库,保护好抚仙湖相当于为全国人民每人储备了15.8吨优质淡水资源。2016年在全国81个水质良好湖泊保护绩效考评中抚仙湖名列排名前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测评考核连续五年获优良等次。

徐万林 摄

壮士断腕 根治污染隐患

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一抹“抚仙湖蓝”在央视多个频道出现,惊艳了全国。这不仅是一个独特的地理标志,更是当地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体现。

抚仙湖偏居中国西南滇中一隅,所在的澄江市辖区面积约为全国国土面积的万分之一,人口不过21万余。就是这“弹丸之地”,为国守护着这一湖优质淡水资源。

要保护好抚仙湖,就不得不牺牲短期利益。随着生态保护力度持续加大,一些与生态文明建设不相适应的深层次问题摆在了玉溪市委、市政府面前。是大刀阔斧,迎难而上,变长痛为短痛,一次性根治污染隐患,走上长远发展之路,还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走边污染边治理,甚至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玉溪的选择是:以壮士断腕之决心根治污染隐患。

通过推进系统治理,促使从单一治湖向全方位环境保护转变。“十三五”期间,《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修正实施,抚仙湖径流区实现集中统一管理,抚仙湖保护和科学利用专项规划编制完成。累计投入资金300余亿元,抚仙湖保护治理全面转向标本兼治、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新阶段。三年“雷霆行动”全面完成,整改问题184个。完成323个各类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完成一级核心区2.8万人生态移民搬迁,全面退出38家中央和省、市、县属企事业单位。39家工矿企业退出径流区,实现坝区耕地休耕轮作8.6万亩,植树造林15.17万亩。全面落实河长制,治理河道103条。建成污水处理厂4座,铺设雨污管道450公里。城乡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率分别达100%和95.2%。完成山水林田湖草项目25个,“十三五”水污染防治项目28个。

环湖棚改暨生态移民搬迁是近年来抚仙湖保护治理中较为艰巨的工作。

位于抚仙湖南岸的路居镇下坝社区,由于部分群众对棚改及搬迁政策不理解,工作遇到了阻力,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张海清回顾当时的工作情况时说:“村里最难做工作的一户户主是位80多岁的老人,当时两个儿子尚未成婚,家里墙裂、漏雨,且处于沿湖110米生态保护红线内,必须得搬。”张海清上门做思想工作,算生态账、经济账。一开始老人让他找两个儿子商量,儿子同意了,可老人又不同意,反反复复四五次,总算说通了,一家三口领了补助款,分了房,还选了车位。

创新机制 告别“九龙治水”

在抚仙湖的保护与治理中,没有可供照搬照抄的模式。如何创新管理机制,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管理体系?玉溪市加快构建完善长效管理体系,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抚仙湖保护制度和措施。调整优化湖泊管理体制,全面整合水资源保护治理的领导决策机构及职能,抚仙湖径流区实现统一托管,成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城镇建设管理、金融工作和“高原湖泊卫士”党群等4个工作委员会,统筹抚仙湖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九龙治水”困局逐步破解,湖泊统管统治统护新格局初步形成。

河长制呵护好抚仙湖一泓清水 曾永洪 摄

治湖先治河 领导当“管家”

为彻底摸清抚仙湖103条入湖河流的情况,澄江市河长办工作人员遍访每一条河流,把实地踏勘的情况汇编成册,为河长制的运行打下基础。

经过多年探索,目前抚仙湖流域建立了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市、镇、村五级河(湖)长制,以及全流域网格化管理体系。各级河(湖)长由对应的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党政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动镇(街道)、村组党员干部履职尽责,营造了全社会参与的爱湖护河良好氛围。

哪里河水变浑了、哪里水库水面疑似出现蓝藻了、哪里河道发现垃圾了……通过信息化手段和日常巡河制度,这些来自抚仙湖流域纳入河长制管理的122个河湖库渠的信息不断汇集到澄江市河长办调度管理中心,由该中心协调河长、责任部门、镇(街道)按照时限要求有效解决问题。

此外,澄江市还在22条主要入湖河道成立河道联合党支部,由河长任支部书记,河道流经的镇(街道)、村组党员为成员,发挥河道联合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有效克服河道各段之间相互推诿扯皮的问题,形成河道治理合力。

克服“阵痛” 迎来新发展机遇

在保护抚仙湖问题上,沿湖干部群众已形成共识——牺牲短期利益换取抚仙湖水长清。但短期内的“阵痛”将带来一系列问题:实施土地流转休耕轮作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数万农民面临“失业”风险。如何让他们尽快实现从心理到行动的转型,由农民变为产业工人,助力排名前列、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成为澄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任务。

在村民的记忆里,抚仙湖北岸的马房村曾经环境脏乱、村间道路只容一辆马车经过。而今,走进马房村,道路通畅,鸟语花香,民宿客栈成排,傍晚夜市灯火通明,广场舞台上,村民自编自演文艺节目,歌颂党的好政策,歌唱今天的幸福生活。

位于抚仙湖畔的右所镇小湾村,土地流转后,通过党建引领产业结构调整,昔日乡村烤烟棚变高端民宿,山间水窖变露天泳池,整个小湾成功培育为远近闻名的特色民宿示范村。澄江市委、市政府广泛动员党员群众学习经营管理、服务技能,配合做好小湾辖区范围内落地项目吸引游客工作,利用优势资源自主经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目前,已投入运营的民宿客栈有50余家,全年接待游客数量达100余万人次。

离抚仙湖相对较远的龙街街道朱家山村则发挥党组织的协调组织优势,让产业发展组织化。通过“党组织+公司+农户”模式,引入“市级龙头企业”云蓝蓝莓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澄江市龙街街道左所片区和朱家山片区建起约5000亩蓝莓示范基地,带动农户、企业268户种植蓝莓,群众人均增收7000余元。

围绕打造“国际旅游城市、国际健康养生城市、国际会议中心城市”目标定位,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澄江区域经济在全省的排名由2012年的第93位上升至十强县,荣膺全国文明城市。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成功创建高级旅游度假区。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建成开馆,寒武纪、星空、广龙等特色小镇影响力不断提升,华美达、翡翠湾、海豚湾等高端酒店形成集群效应,《财富》全球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南亚合作论坛等落户抚仙湖畔。2020年接待游客125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9.7亿元。

去年4月,抚仙湖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项目上榜全国十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这是对以抚仙湖保护与治理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较好肯定。

“十四五”期间,抚仙湖保护与治理任重道远,澄江将“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水平不断提升”“抚仙湖水质总体保持Ⅰ类”等列为未来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目标,开启为国护湖、惠及子孙的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