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楼即度假,有时你甚至不想回家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01
故事,从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案例说起。
家住成都的杨小姐发现自家婆婆一直有一个在她看来费力不讨好的习惯——她不仅不喜欢儿子和媳妇儿为她使用电商送菜到家,甚至也不喜欢在自家楼下成熟商圈的超市和菜市买菜,反而总是带着小孙女儿多走三站公交站的路程,到更远的菜市买菜。
面对不解的儿媳,婆婆的回答是:时间那么多,不在外面走走,多无聊?
意境图
其实不只是有大把时间的退休家人如此,甚至年轻的业主也一样。
我们发现:有时候并不是人们无论如何也要宅在室内,而是户外远了懒得去,近了却实在乏味——每天一个样的院子,些许长条椅,一两个亭子,一两个简易运动场所......这些基本就是我们生活社区的全部。
这不仅单调、没有吸引力,而且有时还很尴尬。
比如太阳好的时候,我们总能生出下去走走的心思,于是走走就真的变成走走——因为走着走着,小两口想坐一下,却发现亭子里或者椅子上有人。这时候哪怕亭子和椅子剩下的空间很多,我们通常也不会凑上去——又不是挤地铁,和不认识的人尴尬在一起,我们很难感受到生活应有的松弛感。
意境图
这些问题,让一心只为创造理想生活的绿城·版纳春江明月启发了两个命题:
1 如何让社区拥有充分趣味?
2 如何化解邻里生活的尴尬?
02
如何让社区拥有充分趣味?这很难。
一难:难在趣味是主观的。每一类人的趣味不尽相同,我们要做到不顾此失彼,那就必须有足够多的趣味抒发方式。
二难:难在趣味需要现实空间载体。足够多的趣味抒发方式,就意味足够多的功能空间,但城市社区的空间是紧张的。
我们不可能舍弃生活必要的便利性和成熟性,将社区建在偏远郊区以获得更充裕的地面空间资源。这个前提也基本排除了我们最初的设想——在社区中建造一个超大体量的高品质趣味生活会所——我们必须保证低密的园林尺度,不可能将园林空间让渡给建筑空间。
(功能越多,意味着会所体量越大,社区密度越高)意境图
03
这迫使我们必须在不改变现有建筑格局的前提下做突破。
于是我们想到了现代大多数社区都有,却又被大量闲置、或仅仅只是被快递柜霸占、甚至视之为鸡肋的空间——【架空层】。
每栋楼都有架空层,只要把格局放大到整个社区,这将是一片极其可观的空间。
(被低效利用的传统低品质架空层)意境图
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抹除建筑位于空中的部分来看,几乎整个用于社区建设的地块,都成为了我们可以涂鸦生活创意的图纸——空间一瞬间变得充裕起来。
绿城·版纳春江明月 社区可利用空间示意图
与此同时,园林和架空层得以成为一体。
一方面,这极大地扩展了园林本身的空间尺度,让园林拥有更大的开阔感和舒张氛围;
另一方面,园林景观被引入架空层,未来家人在架空层中的活动,都将拥有别致的自然艺术氛围。
(园林、空间、人的交互交融更强)绿城·版纳春江明月 桌球区效果图
04
我们的社区空间层次,也从传统社区的两层,变成了三层:
地面园林层、下沉空间层、地面架空层
绿城·版纳春江明月 业主三大空间示意图
我们在三层空间的功能设计中,充分贯彻了全生命周期,以及对每一类人生活趣味的周全的初心。
示意图
05
地面园林层
绿城·版纳春江明月 业主地面空间示意图
绿城·版纳春江明月 业主泳池效果图
06
下沉空间层
绿城·版纳春江明月 下沉空间示意图
绿城·版纳春江明月 VIP私人包房效果图
07
地面架空层
绿城·版纳春江明月 11栋架空层空间示意图
绿城·版纳春江明月 13栋架空层空间示意图
绿城·版纳春江明月 茶艺空间效果图
08
基于三层空间,绿城·版纳春江明月提出了全新的会所理念:【无界度假会所】。
1:消除了集中建筑的封闭边界,整个园区都变成开阔的会所空间。
2:把度假这种松弛、惬意、有趣的偶尔行为,变成了常态的生活。
· · ·
绿城·版纳春江明月 无界度假会所效果图
09
赋予每个架空层,其独特的社区趣味生活使命,意义深刻。
1:使得每位家人都能在自己楼下找到生活的趣味;
2:通过多元化的趣味分布改变了社区空间单调或局部单调的格局,让社区的每个角度都有不同的趣味;
3:让家人在社区活动中,有随时随地更多的休闲停驻空间;
4:促进社区业主的流动,从空间层面帮助业主之间聚合、熟悉、形成温情的邻里关系。
(不同楼栋、同样兴趣的人会向相同兴趣空间集中)意境图
10
当然,要让来自天南地北、互不相识的邻里成为彼此熟悉的朋友,光靠空间设计的被动吸引,是不够的。
人情关系的建立,需要一根纽带,需要打破陌生隔阂的排名前列个话头,需要主动的、和陌生的双方都熟悉、信任的中间节点来串联。
那么,这个中间节点是什么?又如何有效进行串联呢?
下一期,我们将为您解答这些问题,敬请期待。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