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时代将迎来第三次变革!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如今,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约为40.8㎡,而在1978 年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仅为6.7㎡。
跨越了40多年的楼市发展,人们对居住需求不仅仅体现在空间面积上,配套、绿化、功能性、设计感、物业等多方面的因素都被纳入考量。消费需求逐渐从房屋本身,向外部延展。
在“居者有其屋”得到解决后,服务性的需求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楼市从“黄金十年”到“白银时代”,再到如今即将迎来第三次变革。
在中国楼市的发展历程中,房子从福利分房到商品房,再到公租房、共有产权房、保障房等等,对应着不同人群和不同时代,房子可以说是改革开放后顺应时代的具象化产物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的《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8-2019)》显示,中国居民已基本告别“蜗居”时代,进入“适居”时代,人均住房面积达40.8㎡,从1978年的3.6㎡人均住房增加了10余倍。
1998年《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正式发布,由此,中国住房制度迎来重大变革,传统的福利分房制度被彻底改变。
“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不用花钱的福利分房制度,是如今许多买不起房的年轻人所羡慕的过去。然而这种福利制度与企业挂钩,甚至还与工龄、职称、居住人口等许多条件有关系,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分到房子的。
住房从分配式走向商品化,是人们追求生活舒适度的排名前列步。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商品房等不同产品顺势而生。
许多人都把2003年-2013年被许多人称作楼市的黄金十年,在这一时期内,房价一年翻倍已成为小数目,许多现在耳熟能详的大牌房企在这一时间内建立,如融创、金茂等,碧桂园也在这一期间成功上市。
在这段房价疯狂的时期内,许多人都迈入了购房的大军。
还记得2005年血拼姐父母首次购买商品房,甚至连可以贷款买房都不知道,还以为作为“商品”的房子也同样需要全款购买。
楼市的白银时期到底是何时开启的没有定论,2014年万科总裁郁亮在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楼市进入白银时代》的文章,而在2015年被列入商学院教科书称作中国商业史上最精彩“万宝之争”开启。这是中国A股市场历史上规模较大的一场公司并购与反并购攻防战,后续更是影响了中国金融市场的相关法律建设。
在2014-2015年这一期间内,血拼姐每天都要回答10遍以上“买房还是炒股”的问题,2014年股价疯涨,许多连证券代码是什么都分不清的人开始纷纷下场入股,而在2015年股价却迎来暴跌,据新华网统计显示,当年约有27%的网民亏损超过30%...
许多血拼姐的同事谈起2015年,都是感慨一句“曾经赚过一套房”。
与股市相反的是,在2014-2015年楼市迎来了“最后的狂欢”。
2014年930政策出台,明确规定首套房贷款首付款比例为30%,许多购房者望而生怯,纷纷把资产转移到股市紧追上涨热潮。而在2015年330政策发布,首套房首付比例被降低为20%,二套房商业贷款首付比例调整为40%,因首付比例下调、央行降息降准,楼市迎来了一波触底反弹的红利。在此期间许多二线城市房价迎来最后一波大涨潮,还记得血拼姐武汉的朋友在2015年想要买婚房,挑挑拣拣各种不满意,2016年突然房价一夜暴涨,不得不凌晨去排队摇号买房的盛况。
而昆明的2016年,买房贷款甚至还有利率打折的“促销活动”,在LPR新政执行后,银行利率不断加持的今天,“利率打折”已经彻底成为过去式。就在当年12月“房住不炒”首次被提出,全国正式开启抑制房价自由生长。
不得不说,2016年昆明楼市已经提前迎来了“冷淡期”,当年预售面积首次跌破千万方,主城四区全年预售证仅发放171张(2020年昆明预售证共发放507张),不得不说真的是“凄凄惨惨戚戚”,而众多购房者都秉持着买涨不买跌的心态,保持观望。
2017年12个城市成为首批租赁住房试点城市,首宗土地用途为不可售的住宅用地面市,“租售并举”全面推动。
2018年被称作楼市的分水岭,疯狂的热潮正式退去。限售限购因城施策,2018年底,全国房地产调控政策高达400多次,刷新历史调控记录。重拳出击的2018年,成为中国历史上房地产调控政策最密集的一年。
(2016年-2021年昆明房价走势)
在全国楼市逐渐冷却的时期,昆明却不走寻常路,楼市一片喜气洋洋。
2018年新房均价首次破万,平均每天发布一张预售证,全年总计发放374张预售证,新增预售面积1561.7万平方米,成为近4年内较高值,首次打破1500万方。
在这一年,外来房企也纷纷拿地昆明,据不完全统计约有13家外来房企首次入昆,2019年更是迎来外来房企的入昆热潮。
许多人都说,是外来房企入昆带来的昆明楼市消费变革。
其实不然,随着人们的经济水平提升,对需求的改变是顺应着时代的浪潮。
“白银时代”过去后,楼市逐渐从疯狂炒作回归到价值本身。房子作为商品属性,有面对普通受众的“刚需房”,也有面对高端人群的“奢侈品”。
昆明的商品房市场变化其实非常明显,从曾经密度高、户型差都能一扫而空的时代,已经变成了对诸多因素的考量,购房已经不在只是简单的买一所遮风挡雨的屋子,而是对“生活”有着更多的考量。
市场从“有房可住”到“住得更好”。
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经过了20多年的商品化发展,户均住房套数已经大于1,住房短缺时代已经过去。而随着租售并举政策的大力推进,房地产市场也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
昆明市面上针对不同人群也出现不同的产品,有对应首套刚需年轻人的“小而精”的90㎡以下的小三房,还有140㎡以上的改善型产品,服务低收入人群或刚毕业大型的公租房,较便宜的仅需6.35元/㎡即可入住,还提供多种户型选择。令人哭笑不得是,这些保障性住房不仅便宜,社区配套甚至比一般的商品房还要完善,生鲜超市、商业配套、幼儿园小学、高配比的车位等一应俱全。
在过去,房地产市场更多的是开发制造业,但如今房地产行业已经不再是单一化的行业,它既是工业也是金融业,同样是服务业。
无论是商品房、商业商办,还是租赁市场,物业服务的水平决定了其商品的寿命。在“租售同权”的推进下,如何住的更舒适才成为更多人关心的问题。
2019年,在一场“疫情”后,正式拉开了物业服务热潮的序幕。
编辑:沈心欣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