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智能家居”是卖个噱头?还是行业分水岭?

昆明楼市深度报道 2021-05-12 14:19:28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用不到百元的智能助手,就能抬高上千元的房价?

近年来,中国智能家居发展速度加快,小度(百度)、小爱(小米)、小艺(华为)、天猫精灵(阿里)等各位“同学”纷纷进入千家万户。

(AI智能音箱)

其实“智能家居”的大风刮了也不止一两年了,除了智能音箱外,还有各类家居智能产品,尽管很多人都收到过智能扫地机器人被卡住时发来的求救短信,不得不赶回家趴在地上从奇怪的角落里把它拽出来,但下一个“黑科技”出现时,总还是会想试一试。

(“被吐槽大户” 扫地机器人)

尤其是5G技术的出现,使得互联网与建材家装、地产开发商、物业服务等产生了更多交集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到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的出现为智能家居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其中的好处,也让越来越多企业开始着眼于未来的布局。

Strategy Analytics权威调研机构早前所发布的智能家居市场预测显示,2019年消费者在智能家居相关硬件、服务和安装上的费用支出达到1030亿美元,到 2023年将增长到157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与此同时,使用智能家居的家庭将会再增加1亿,平均每个使用智能家居的家庭将拥有21台设备

 (数据来源:Strategy Analytics)

过去几年,以智能家居为核心的消费物联网市场规模日益增长,发展速度超乎想象,而智能家居市场这块蛋糕看似巨大,想要顺利拿走自己的那一块却显得有些艰难。

从设计到产品互联,智能设备之间缺乏足够的兼容性,而智能家居企业又无法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因此在智能家居的赛道上,尽管切入点众多,技术能力也没有问题,智能家居却始终难以突破掣肘。

过去几年,互联网企业、传统家电厂商和硬件创业团队等不同行业的各路玩家都在尝试从不同角度切入到这条赛道中来。根据昆明目前主流的模式来看,主要分为三大类。

排名前列类以小米为代表,打造产品生态链。也就是通过丰富多样的产品矩阵满足用户需求,再通过AI助手小爱同学实现智能控制,硬件自成体系,虽然仅仅是功能上的互联,但胜在性价比高,适合尝鲜。

(“米家”产品矩阵)

第二类以阿里为代表,作为开放性平台,以大数据为基础,不断兼容各类产品,实现跨品类的互通。

第三类则以海尔、美的为代表,打造品牌全屋闭环模式,在传统家电的基础上进行升级。

(家电互联)

无论是怎样的分类,智能家居最终的目的是让系统按照用户的生活方式来进行服务,而对于开发商来说,这个赛道的门槛就更高了,毕竟想要预判业主的生活习惯显然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仅系统庞杂,投入巨大,而且发展周期长

因此,昆明绝大多数开发商都选择将智能家居巧妙地转化为“智能控制系统”,并成为了装修房的标配,智能安防、智能门锁、智能马桶、智能窗帘、智能监控、智能面板、照明控制等产品层出不穷,仿佛让家电能够远程动起来就是实现了智能家居

 (智能照明控制)

另一类则将重心放到了物业智能化,云可视对讲、社区云监控、APP社区开门、访客管理、智能梯控、红外侦测、燃气报警等社区智慧化改造,发展得如火如荼,也确实更加安全实用。

(智能识别)

还有一部分房企则更加有野心,直接参与到智能家居的开发中,比如中海与华为、阿里云跨界合作,融创以人工智能“小智”作为家庭助手,融入AR、AI、智慧云屏技术,抢先一步发布智慧中央控制系统。

2021年开年以来,这种趋势则更加明显,以碧桂园、恒大高科为代表的房地产商,以海尔、格力、美的为代表的家电厂商,以百度、华为为代表的互联网及通信巨头纷纷加速布局全屋智能,相继在智能家居市场中刷一把存在感。 

与从前感到不适,然后才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调节到自己舒服环境的智能模式不同,新一代的全屋智能则已经技术革新成为提前监测室内环境,并自动调节至用户舒适的状态。

在各赛道都在加速试图抢跑市场的同时,昆明的全屋智能终于有了点想象中连接更顺畅、系统更统一和体验更舒适的样子。但要完成想象中的“无感”智能,实现全屋环境自动调节还有多远?

首先是网络稳定性,不止是基础的wifi,还要无线与有线网络的技术配合实现全屋管理,一旦网络不够稳定,智能化、自动化就无从谈起。

其次是用户隐私安全性,用户数据泄露是个无法做到万无一失的难点,而隐私无法得到保障,也导致很多人对于智能产品有抗拒心理,毕竟,谁都不想24小时活在监控之下。

除此之外,实现全屋智能的成本高、产品实用性不强、技术标准难以统一,都是仍然急需解决的问题。

最后,则还是回到产品本身,要拥有足够多的产品线,多元化布局赛道,才能具备完成全屋智能化的基础。

智能家居是昆明地产开发的一大趋势,不断试错与磨合过程中,进一步拓展了产业的边界,促进产业的多元化固然是好事,但前路漫漫,要形成全屋智能,不是靠几位“小X同学”就可以做到的。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