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三高”模式难以持续,行业新发展模式如何重构?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新的一年,面向新周期,如何维持有利润的发展,成为所有房企不得不面对的课题。
3月21日,据中指研究院发布的《2024百强企业研究报告》显示,在行业不断洗牌的过程中,2023年央国企市场份额继续提升,“大而不强”企业掉队导致断层出现。这期间,百强企业销售总额、销售面积分别达53896亿元、26131.6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5.8%、7.4%。
过去一年里,百强企业市场份额为46.2%,较2022年微增0.4个百分点。综合实力TOP10企业销售额市场份额为22.3%,较2022年基本持平。分企业所有制来看,央国企凭借较强的资源和稳健经营等优势,市场份额继续提升。
受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影响,2023年百强房地产企业的营业收入同比微增,但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报告显示,去年百强房企营业收入均值为395.1亿元,同比增长7.4%;但受结转成本等因素影响,净利润均值同比下降16.7%至21.4亿元,降幅较2022年收窄;净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均值分别为5.0%、3.0%。
此外,受近年来结转成本偏高、存量去化、资产减值等多重因素影响,百强企业净利润率均值、净资产收益率均值较2022年分别下降1.4、1.5个百分点。
中指研究院指出,中长期来看,受新房增量规模见顶、房地产去金融化影响,房企单纯依靠开发业务收入很难保持一定收入规模,利润率在市场回暖后的提升幅度仍存在天花板,其利润规模增长更加受限。
在其看来,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外部环境已与过去明显不同,新房市场规模继续向上突破的动能减弱。其一,中国当前户均接近1.1套住房,居民基本住房需求得到满足;其二,人口规模红利接近尾声,城镇化放缓。
在新的发展时期,行业降速、分化、容错低等特征更加明显,房地产市场处于转型调整期,传统“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的模式难以为继,寻得新发展模式是房企制胜未来的要领。
新发展模式本质上是企业价值创造方式的转变,首先可从战略调整入手。比如一些品牌房企采用“轻重并举”的发展策略,寻求新的增强曲线。华润置地、龙湖等都是典型案例,2023年,华润置地投资物业实现租金收入同比增长达到39.4%,主要来自集团旗下华润万象生活轻资产管理服务的收入贡献。
中指研究院表示,除房地产开发业务外,还可从抵押贷款服务、物业服务、公寓、房地产基金、仓储等赛道发力,“目前我国房企由开发商向服务商转型是必然趋势。”
在探索房地产新发展模式的背景下,代建业务凭借高成长性、轻资产、高盈利、抗周期性等特征,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如今,代建业务规模逆市上扬,企业规模分布整体呈现“长尾效应”。
报告显示,2023年代建企业代建项目新签约建筑面积预计为17312万平方米,较2022年大幅增长56.3%。这期间,城投托底拿地、“纾困项目”和保障性住房等均为代建提供一定空间,代建企业新签约规模未来或将持续走高。
不仅如此,随着市场由增量转向存量,房企在提升传统开发业务发展质量的同时,也需积极拓展关联业务领域,通过拓展业务形成多轮驱动,发挥业务协同效应,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在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大势之下,城市更新展露出新机遇。2023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必须实行净地出让”,并强调“实施一项做成一项”。
“接下来,企业围绕城市更新赛道的布局会进一步加速。”中指研究院认为,优秀房企要紧抓政策利好深化城市更新布局力度,通过对存量土地的再开发,重塑城市空间,激发城市活力。
除此之外,产业园区、文旅地产等特色业务领域,房企也可发挥自身优势,多业务协同发展,实现均衡稳健发展。
以文旅地产为例,随着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实施持续推进,文旅融合发展进一步增强,文旅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优秀文旅项目通过增强项目吸引力和竞争力,以地域特色文化魅力吸引用户,形成产业协同效应,赋能传统地产板块新价值。
整体而言,房地产行业发展逻辑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房地产行业与企业亟须探索新的安全、稳健发展模式。
回归开发业务本质,房企只有在杠杆可控的前提下维持稳定经营,向精布局、提效率、专业化转型,并提升持有业务运营和服务品质,紧跟政策鼓励方向开拓新增长极,才能在行业巨变中求变求新,行稳致远。
来源:界面新闻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