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云南、冲向世界” 本土房企的曲折外拓史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自2002年以来,万达、万科、恒大等全国知名的一线房企相继入驻云南,在外来房企一路高歌猛进之时,本土房企的命运将走向何方不免引人关注。
随着近日俊发在佛山再次拿下一个城改项目,本土房企的省外拓展再次引发市场注意。
本土房企外拓的历史由来已久,血拼姐将其大致分为3个阶段。
2003-2007年:外拓初战绩平平
早些年,云南本土房企江湖由江东、官房、银海、城建股份四大派系雄踞称霸。其中,成立于1994年的官房集团,彼时还是一家区属房地产国企,在昆明开发了金色年华、银康园、云康园等众多项目,也做了许多“开先河”的探索之举:排名前列个下地州、排名前列个开发酒店、排名前列个开发旅游地产……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官房在云南的发展称得上“如日中天”,同时,官房也成为排名前列个走出云南的本土房企。2003年,官房首次跨省开发,选择将项目布局在距云南最近的贵阳。之后,百大、鼎业地产都有在省外开发项目的历史,但都战绩平平。
2007-2011年:再启征程终折戟
这一阶段的外拓,以星耀进军天津和银海成都拿地为代表。
成立于1993年的星耀集团,按资历算也是云南房企中的“老大哥”了。2007年,星曜集团斥资62.9亿拿下天津4000亩土地,计划投资200亿打造微缩五大洲建筑及园林景观的星耀五洲项目。
但这个天津地王诞生两个月后,星曜集团便陷入债务危机,星耀五洲迅速沦为天津著名的烂尾楼;2017年5月,项目被转卖,融创收购了天津星耀80%的股权及债权,星曜集团的国内外拓征程最终还是“折戟”了。
而中港合资的银海地产,成立于1992年,与官房同处于早期四大本土房企,在昆开发有银海温泉花园、银海银苑、荷塘月色等多个精品楼盘,业界口碑良好。
几乎与星耀同一时期,银海尝试走出云南,在成都拿地,但结果也不尽如人意。
2011至今:新晋房企势汹汹
随着外来房企大肆“分食”昆明土地,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老一批本土房企逐渐式微,或是地产开发边缘化,或是零敲碎打沉寂无闻。经历一轮洗牌,以俊发、云南城投、同德、诺仕达为代表的本土房企成为新晋代表。
同德与诺仕达专注本土开发,口碑良好,俊发和城投则更注重外拓,积极走出省外布局。
云南城投(已更名为云南康旅控股集团)是云南排名前列家上市的本土房企,在全国近二十个城市均有布局。通过收购多个“银泰系”及成都会展公司股权,城投在成都、宁波、杭州、温州等全国多城拥有项目布局,也促使其在2017年跻身全国百亿房企排行。
而俊发作为本土房企中的“黑马”,后来居上,以城市更新的开发模式不断扩大规模,积累经验,形成一定的品牌影响力,深耕云南的同时,异地复制、拓展省外城市,目前已参与到大湾区、长三角、华中、西南等区域共14城的开发建设中,在战略、规模上都更加成熟、可持续。
此外,专注精品改善项目开发的华夏阳光也在西南、珠三角及长三角经济圈布局,在宁波、杭州均有项目。
近二十年的外拓经历表明,规模相对较小的本土房企想要在竞争更加激烈的国内市场与各房产大鳄“分一杯羹”确不容易,于是不少房企换了个思路,借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东风,向海外进发。
其中,海外开发项目最多的是星耀集团,其次是建投及俊发,多个项目已开发完成,并取得相对可观的成绩。
缅甸仰光坎塔亚中心 图源星耀集团官网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中资出海的步伐亦在加快,未来或将有更多房企布局海外。
从时间线来看,本土房企外扩开始的时间与外来房企进入云南的时间大致重合。
以万科为首的多家外来房企在2002年正式进入云南,随后本土房企便开启了省外拓展之路,这一阶段的外拓,更多是在本土资源和开发空间有限的情况下,需求更多发展机会。
而到了2010年以后,新的房企开发格局形成,外来房企在省内已占据“半壁江山”,本土代表性房企更多因自身发展战略及总体市场趋势而积极向省外寻求布局。
从城市布局来看,目前国内扩展仍以二线及新一线城市为主,西南区域布局较多。距离云南最近的贵州成为一众房企开发的热门地,其次成渝地区也较受欢迎。
总体来看,不论是因受“挤压”而“被迫出走”还是主动寻求发展机会而外扩,本土房企想要在省外甚至海外站稳脚跟,还是得从修炼内功做起,形成可持续的开发体系和城市更新经验,才能在强者如云的市场上站稳脚跟。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立场和观点。本文著作权归搜狐焦点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文时,请注明来源。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