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之上 昆川正源 回溯盘龙往昔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部落聚集,聚邑群居,或依山,或傍水。不论是现代昆明的城市发展还是古滇池地区的落成,都离不开盘龙江和滇池。因水而生,有盘龙才有了这一座昆明城。
盘龙回溯
盘龙江,汉时称昆川,有“昆明的母亲河”之名。盘龙江在滇池北岸的昆明盆地自然流淌,是滇池的主要水源,它既是一条有固定河道的河流,同时也有许多支流子河。盘龙江的主源牧羊河发源于昆明东北部嵩明县梁王山的群幽谷中。
让时间倒流至滇池地区之初,彼时正值战国末年,楚国大将庄蹻率军入滇池,自称“滇王”,建立“滇国”,即后来的昆明。后经历朝历代改建,昆明越来越壮丽繁华……
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庄蹻抵达滇池地区时,看到的景象是:“池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十里。”说明当时的滇池流域已经开辟了农田。围绕着盘龙江开辟水田,进行农业生产,且生产力水平较高,“肥饶数十里”,是“耕田有邑聚”的社会。
江随城变
不论是昆明的建城,还是盘龙江的发展史,都随着历史车轮轮滚滚,朝代变迁而变化。变化中不变的是昆明与盘龙江互相成全、互相影响的格局。
据史料记载,汉平帝元始年间(公元1年-5年),时任益州郡太守的文齐在滇池地区、盘龙江流域“造起陂池,开通灌溉,垦田二千余顷。率厉兵马,修障塞,降集群夷,甚得其和”。这足以灌溉水田二千余顷的蓄水工程极大地促进了滇池地区的农业发展。
南诏大理国时,随着拓东城的修筑,政府疏浚了盘龙江源头,开凿了金汁河、银汁河等河流,修筑了江岸,并在岸边种植了花木。
元明清三代,昆明城一再扩张,人口也大幅增加,城市建设需要大量土地建造房屋及种植庄稼,人们在在滇池北岸和盘龙江畔开垦出了 10万亩左右农田。这些田地满足了滇池地区不断增长的人口所需的一部分粮食需要,但过度开垦也造成了严重的水患灾难。
螺旋向上的历史发展中,其间人们虽然在对盘龙江、滇池水系的治理上存在着过渡开采的不足,但历朝历代又都在不断的努力地研究着各种方法来更好的与盘龙江和谐共处。
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赛典赤·瞻思丁到任后,面对“昆明池塞、水及城市、大田废弃、正途壅底”的情况,决心对滇池进行系统地,有规划地治理。成功治理后昆明城日趋繁荣,经济发展,盘龙江两岸的交通联系更加方便。
雍正年间云南粮储水利道副使的黄士杰总结前人治理滇池水系经验,又亲身详细勘测。对以盘龙江为首的昆明六河体系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治理理论和系统方案。
历朝历代,时过境迁,江随城变,城也随江变。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