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山海,何以填满东方人的心灵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对于东方人而言,山海从来都不只是自然景观,更是灵性与浪漫的象征。
“孔夫子到了川上,就觉悟了他的栖栖一代,猎官求仕之非;太史公游览了名山大川,然后才死心踏地,去发愤而著书。”
难以想象,没有“山海”的东方,会是一种怎样的贫瘠——再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壮志酬,也没有《千里江山图》的恢弘盛景。如果说“所有的艺术,都是自然的模仿”,中国人则将山海自然,推向优质。因为,对于东方人来说,“山”是一种信仰的场所,“海”是无边浩渺的情怀。观山海,就是观人生万象。
所以山海,成了东方世界中亘古不变的艺术主题。当东方人在绘制自然时,并不是一味写实还原,而是为了表达创作者心中的境界——百尺画卷,山海苍苍,这时两个微小的人物,就在山涧林中草庐,席地而坐。以人类的渺小,映衬山川壮丽,是因为东方人敬畏自然,信仰自然,相信万物皆有灵。东方人眼中的山海,更像是内心的明镜,是有如“未来”那样伟大而不可思议的缘分。
曾记得京都龙安寺的石庭枯山水前,盘腿而坐的欧洲游客,在静谧的氛围之中,面对石头建构的山海蓬莱若有所思。而我在想,当下的东方文化对于全球的影响力已然成为趋势——从乔布斯的禅意极简设计,到国际豪宅设计的中式风尚。随着文化自信的回归,人们也在更多地思考,究竟什么样的生活才是东方人心底的向往?
山海连接着天与地,又牵动人心,使人不禁为之情迷,仿佛流连于梦境,自在若神仙。可惜古代的东方人是不能长居于山海之中的,无论是生活的便利性,还是山林猛兽的侵扰。所以绘画成为人们的寄托——厅堂里挂幅山海画卷,让密闭的空间有一个连接到自然的甬道。让那些官场浮沉,红尘煎熬中的士大夫与文人们知道,这个世界还有另一种选择。虽不能藏于山海之中,却能将山海藏于府内。所以,山海之于东方人,更像是心灵的必需品。
如今,我站在翠峰之上,眼前就是浩渺的滇池——这不就是千万文人雅士心中向往的山海胜景吗?在这里又将呈现何样的精神仰止?坐山观海,结庐人境的理想,会在滇池半山实现吗?
心有山海,静而无边,或许东方人的心灵只有山海可平。阳光城·滇池半山,献给世界的山海东方。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