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买房不买车,昆明人把钱花哪里去了?

昆明楼市深度报道 2023-04-14 09:40:47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物价上涨,小龙虾涨幅高达29%,要吃不起了?

近年来,除了房价和车价在降,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涨价。

被打工人追捧的麦当劳“穷鬼套餐”也在2023年涨到了13.9元,每年一元的涨价看似不多,但涨幅却高达7%。

(广告牌都舍不得换,就涨价了)

经历三年的口罩期,居民们对价格敏锐了起来。

既没有出去旅游,也没有置业买车,钱都去哪里了?生活成本真的变高了吗?

4月11日,国家统计局对外发布2023年3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7%。

八大类价格仅有居住注①、交通通信同比下跌,分别为居住价格同比下降0.3%,交通通信价格同比下跌1.9%

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全部上涨,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2.1%。

(图源:国家统计局)

在细分类中,鲜果价格涨幅最大同比上涨11.5%,蛋类价格同比上涨7.8%,畜肉类价格同比上涨4.6%,猪肉价格同比上涨9.6%。

唯一下降的只有鲜菜,同比下降11.1%。

(图源:国家统计局)

再来看看昆明本地的市场,据最新昆明统计局数据发布,1-2月房地产投资下降31.6%,但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3.66亿元注②,同比增长2.7%。

其中商品零售412.52亿元,增长2.3%;餐饮收入81.14亿元,增长4.8%。

通过数据可以看到,吃吃喝喝买买买依旧是居民消费的主力。大宗消费减少的情况下,部分资金流向了生活消费。

而在消费价值指数上,2月公示数据显示,昆明的八大类均为同比上涨趋势。

其中食品烟酒同比上涨1.5%,衣着价格同比上涨1.5%,居住价格同比上涨0.4%,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同比上涨2.6%,交通和通信价格同比上涨2%,,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同比上涨3%,医疗保健价格同比上涨1%。

虽然消费增长的曲线“很美丽”,但与物价上涨也脱不开关系。

(图源:盒马)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翻找往年的消费记录,能直观地看到物价上涨变化。比如盒马最有名的三斤装小龙虾,原价是99元三斤,现在已经涨到128元,涨幅高达29%。

而昆明10元的米线一大碗的也越来越少了。

看完市场的物价涨跌,再来看看昆明人的储蓄情况。

2022年中国存款储蓄创下了新高,昆明人同样也在不停地存钱中。

(图源:昆明市统计局)

数据显示,2022年12月底,昆明住户存款与年初相比增长高达13.8%。2023年2月住户存款为7704.75亿元,环比增长0.7%,通过与前几个月的数据对比,昆明的住户存款一直在持续增长。

据今年初发布的昆明2022年昆明市人居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数据,昆明市人居可支配收入43916元,同比增长3.3%,依旧是全省唯一超过四万元的城市。

消费数据方面,昆明市人均消费支出32387元,同比下降3.5%。其中居住类消费占比19.9%,同比下跌4.8%。

虽然收入增多了但是消费支出却在下降,居民储蓄意愿仍在加强。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指出,今年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没有房地产和汽车的市场的加持,仅靠消费拉动似乎有点难。

“车是消耗品,房子是保值品”这句话如今还能否当真?

经历过昆明房价波折的时期,许多购房者都大呼2020买房是“大冤种”。一平方米降价几千元的楼盘不在少数,未来市场还能否买房保值?

许多人都不能理解为什么储蓄不是资产保值的最好方式,其实这是因为银行给出的收益,并不能跑赢通货膨胀。

比如原来花3块钱买个饵块吃饱当早餐,如今却花5块钱才能吃饱,这就是通货膨胀。看似区区2元,但这个饵块的涨幅却高达66%。越是便宜的商品,通常涨幅越高。

但如今买房也会遭遇滑铁卢,不会投资的居民们到底要把钱怎么办?

其实买房还是看产品和地段,好地段好产品的房子更为保值

随着城市人口增长、城市格局外扩,核心区位资产将会越来越珍贵。比如草海片区,只剩最后几个项目在售,如果这批售罄以后要买,也只能购置二手房。

同样,翠湖旁的老项目,时隔多年依旧价格坚挺。

写在最后

2022年许多人都对摘掉口罩的市场抱有幻想。但对于普通人来说,活络的资金池却并没有流入自己的口袋。

挣不到钱,就不敢消费。

房子车子大宗商品在跌价,鸡蛋水果普通商品在涨价。

如今市场是否进入了消费通缩?欢迎评论区留言一起来讨论。

注①:CPI居住类不包含房价和房贷,因为考虑到消费属性主要包含了建房及装修材料、住房租金、自有住房等方面。

注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企业(单位)通过交易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